“始作也简,将毕也钜”。这是中共创始人之一董必武1956年2月11日视察中共“一大”会址时写下的一句话。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5年,正是这样一个由“简”到“钜”的伟大历程。回顾我们党95年来取得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我们倍感振奋。为什么我们党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这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这是我们党精心培育、全党努力践行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是须臾不可忘记的重要历史经验。
永远把人民群众作为力量源泉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共产党人坚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历史前进最伟大的力量,其他任何力量都不能与之相比。中国共产党95年来能取得伟大成就,关键在于永远把人民群众作为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力量源泉。
我们党来自人民,从诞生之日起就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建立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根据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提出不同历史阶段的任务,制定相应的路线方针政策,并依靠人民群众完成这些任务。民主革命时期,在国民党反动集团背叛革命、残酷杀戮共产党人和工农革命群众的生死关头,我们党转向农村创建根据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唤起工农千百万,使革命火种得以保存、革命力量得到发展。苏区群众全力支援革命,把最后一块布、最后一碗米、最后一个娃交到我们党手上。长征途中,如果没有各民族群众的无私帮助,没有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掩护红军伤病员、提供粮秣,艰难转战的红军将士也许真的成为“石达开第二”了。抗日战争期间,我们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使日本侵略者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最后打败了日寇。还是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我们党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用先进武器装备起来的数百万国民党军队,夺取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各种困难不言而喻。在党和国家遇到困难时,在个人利益、局部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矛盾时,人民群众总是自觉服从大局,显示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总会出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场景。为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重点建设工程的需要,大量移民响应党的号召,离别故土,谱写了舍小家、顾大家的动人篇章。
回顾95年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从建党时的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一个有着8700多万党员的世界大党,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就是因为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种支持不仅仅是看得见的有形支持,更包括人心的、精神的无形支持。人民群众的支持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我们党的最大靠山。我们党正是紧密联系人民群众,感动了人民群众这个“上帝”,才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党的事业才有了光明前途。
永远做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人民群众成为党无往而不胜的力量源泉?从根本上说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永远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这是由我们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所决定的。
早在我军建军之初,我们党就为人民军队规定了“三大任务”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后来增加到八项注意),教育官兵树立为人民打仗的信念。毛泽东同志一再告诫全党:“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与人民利益适合的东西,我们要坚持下去,与人民利益矛盾的东西,我们要努力改掉,这样我们就能无敌于天下。”在主持设计新中国的政权体制时,毛泽东同志特别提出,各级政府都要加上“人民”二字,各类政权机构也要加上“人民”二字,以凸显与旧政权的本质区别。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多元利益格局的形成,邓小平同志提出要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全党想事情、做工作对不对、好不好的基本尺度。
从我们党95年的发展历程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行为准则和光辉旗帜。中共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写道:“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道义”就是为了人民,这“文章”也是为了人民。共产党员夏明翰视死如归,慷慨高歌:“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主义真”就是为了人民。“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共产党员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毫无惧色,也是为了人民。总之,在“一切为了人民”这面旗帜下,一代又一代优秀共产党员为了人民利益忘我奋斗,无怨无悔,甚至献出宝贵生命,生动诠释着党的根本宗旨。正因为我们党一切为了人民,所以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得到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我们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这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根本宗旨、永葆党的本色指明了方向。
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永远把人民群众作为自己的力量源泉,永远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求我们党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能否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党的前途命运。历史上有些起过进步作用的政治力量,开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然而,在取得统治地位后,它们就逐渐走向人民群众的对立面,最终被人民群众所唾弃。而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就是能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我们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从党中央到各级地方党委和地方政权,时刻关心群众疾苦,重视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努力让群众得实惠,形成了军民鱼水情、党群一家亲的生动局面。如果说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党同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还比较容易做到,那么,在我们党掌握全国政权后,如何继续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成为新的考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这一思想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卓绝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革命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在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同志进一步提醒全党:“由于我们党现在已经是在全国执政的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而脱离群众对于人民可能产生的危害,也比以前大大地增加了。”基于这一认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始终保持公仆本色,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全党作出了表率。
权力具有两面性,可以用来为人民服务,也可能成为谋私的工具、腐蚀掌权者。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全面推进和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我们党正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其中一种危险就是脱离群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党的建设的头等大事。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如果党的组织把群众的意见和利害放在一边,不闻不问,怎么能要求群众信任和爱戴这样的党组织的领导呢?如果党的领导干部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不遵守党纪国法,违反党的原则,闹派性,搞特殊化,走后门,铺张浪费,损公利私,不与群众同甘苦,不实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从组织决定,不接受群众监督,甚至对批评自己的人实行打击报复,怎么能指望他们改造社会风气呢!”可见,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和生命。我们党的历代领导人都要求党的干部和广大党员坚持廉洁奉公、严格自律,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永不脱离人民群众。同时,我们党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完善监督机制,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壮士断腕的决心和魄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坚决惩治腐败分子,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得到人民群众衷心拥护。随着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全面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开展,我们党的肌体将越来越健康,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将越来越密切,党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也将大大增强。
回首过去,岁月峥嵘;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希腊神话中的安泰之所以能成为大力士,是因为有大地母亲。安泰的敌人将他举到空中,使他脱离大地母亲,便在空中将他掐死了。这个故事给人以深刻启迪。对于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我们要常存敬畏,常怀忧患,常保警醒。只要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到建党100周年时,我们一定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阔步前进。(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理、党组书记)
《 人民日报 》( 2016年06月28日 07 版)